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头条热点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乡村创业,“乡村里的年轻人”

    信息发布者:徐侠客
    2019-03-26 17:30:33    来源:微信公众号「中国乡村之声」   转载

    乡村创业还要看“咱村里的年轻人”!

    中国乡村之声 2017-05-04 20:03:17

    乡村创业还要看“咱村里的年轻人”!

    乡村创业还要看“咱村里的年轻人”!

    在我们的村里,有这样一群年轻人,他们有的在春播,夏耘,秋获,冬藏中劳作,有的在高楼林立的城市穿梭,他们创造的价值,是粮谷满仓,是美丽城乡,也承载和支撑了国人对现代农业的追求与梦想。

    今天起,中国乡村之声为大家带来特别报道——《咱村里的年轻人》,邀您与我们一起对话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。

    乡村创业还要看“咱村里的年轻人”!

    乡村创业还要看“咱村里的年轻人”!

    张月琳

    在北京,说起农产品批发市场,人们首先就会想到“新发地”——这里保障着北京80%的农产品供给。而首都的这个 “大菜篮子”“大果盘子”的掌门人就是这位“80后”的年轻人:张月琳。

    北京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领头人

    张月琳是北京大兴区新发地村本地人,从小就在村里的“马路临时市集”贩卖自家吃不完的时令蔬菜。由于父母比较忙,张月琳主动接过了卖菜的摊子。

    大学刚毕业后,张月琳一猛子就扎进了新发地市场,从普通员工干起,在市场中摸爬滚打。2005年,刚刚30出头的他已经是新发地市场的总经理了。新的机遇和身份,让他有机会为那些与新发地“绑”在一起的菜农果农们排忧解、帮助他们尽快走上致富路。

    乡村创业还要看“咱村里的年轻人”!

    张月琳在新发地市场

    为零售菜农解决燃眉之急

    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农民老马自己承包了十亩地种菜,几年来卖菜已经成为他最重要的经济来源。2014年,老马的白菜丰收了。但他只会开着摩托车去早市一棵一棵地卖。快要过年了,白菜还剩好几千斤没卖掉,眼看就快要烂在地里。

    得知情况的张月琳立即带人来到了老马家,按照零售价每斤6毛,收购了老马的7000斤白菜。

    乡村创业还要看“咱村里的年轻人”!

    张月琳来到老马的地里看白菜

    一个老马容易帮,

    更多的“老马”怎么办?

    这几年,张月琳已经对全国20多个省市地区的蔬果种植情况进行调研,还与京津冀及周边农民合作社签订购销合作协议,确定了200多万亩的供应基地。这种供销模式,既保障了新发地市场的“菜篮子”“果篮子”的供应,又让农户们种植有了针对性、收入有了保障,不再为卖难发愁了!

    买菜难、买菜贵也是很多北京市民面临的老问题,张月琳主动联系政府推广“新发地便民连锁菜店”,在北京市区内建立了500多家便民菜店和300多辆社区直通车销售网点。

    乡村创业还要看“咱村里的年轻人”!

    开通电商销售平台,互利共赢

    这几年,张月琳用上了 “互联网+”,建立了“新发地生鲜网”和“云陌生鲜”等电商平台,消费者只需网上下单就可收到由新发地统一配送的蔬果。

    乡村创业还要看“咱村里的年轻人”!

    张月琳的“云陌生鲜”主要针对小餐饮企业,最主要是解决交通问题、人流问题。网络订单经过处理后由市场厢式货车统一配送,不但保证了效率、节省了人力,在一定程度上还缓解了市内的交通拥挤。这种“团购”方式的价格也比较实惠,为小餐饮企业节省了很大成本,真是一举多得!

    莫嫌供应事情小,一蔬一果总关情

    乡村创业还要看“咱村里的年轻人”!

    安全检疫有保障

    “莫嫌供应事情小,一蔬一果总关情”。这是张月琳写在笔记本上用以时刻警示自己的一句话。

    张月琳:我们每天(确保)供应北京市2000万人口70-80%的供应(量)。这是一个民生问题、政治问题,更是社会稳定问题。

    乡村创业还要看“咱村里的年轻人”!

    乡村创业还要看“咱村里的年轻人”!

    吴渝婷

    她是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牌楼镇长岗村生猪养殖场老板。她曾是一名外贸商人,因一个电话返乡创业当起猪倌;暴雪、金融危机、猪价大跌,一连串打击,令她的创业几近崩溃!究竟什么原因让她绝处逢生,带领乡亲们走上致富道路?

    返乡创业,为家乡做点事

    长岗村生猪养殖场位于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牌楼镇,远远看去,长岗村2000多亩的生猪养殖场就像一个美丽的生态园,猪圈、蔬菜大棚、堆肥厂、沼气站、鱼塘、采摘园分布错落有致,空气中闻不到任何猪粪的味道。你很难想象,眼前这位衣着时尚、侃侃而谈的养殖场老板的“猪倌”生涯已经持续整整十个年头了。

    乡村创业还要看“咱村里的年轻人”!

    2007年,26岁的吴渝婷正在广州与丈夫一起从事外贸生意。来自父亲的一个电话,让吴渝婷的人生轨迹自此转了一道弯儿。原来,父亲吴兴钢在无意间了解到当时国家号召农民办万头猪场的政策后,就萌生了让女儿返乡创业的念头。

    这个电话让父女俩一拍即合。当时湖北省政府正鼓励工商资本投身农业,吴渝婷也响应号召,拿出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,建起了东宝区第一家规模化养猪场。

    坎坷前行,损失惨重险崩溃

    原本以为养猪是农民的老把式,门槛很低。只要标准定好,育肥半年就能卖出好价钱。然而吴渝婷接连遭到了一连串的打击。2007年年底,南方暴雪天气迫使刚动工的养殖场厂房被迫停工。紧接着,全球金融危机暴发,钢价又狂泄;随后的2009年更为艰难,猪肉价格开年便一泻千里,每斤降到四块五,而保本价却要五块一。散户们纷纷弃养,吴渝婷同样损失惨重。

    乡村创业还要看“咱村里的年轻人”!

    养猪赔钱、卖猪还赔钱,吴渝婷的生猪养殖场资金缺口一度高达300多万元。在压力面前,她决定主动求变,向银行寻求帮助。但是由于抵押条件不够各商业银行对吴渝婷紧闭信贷闸门。猪场几乎达到了崩溃的边缘。

    资金链即将断裂,吴渝婷的养殖场眼看就要像众多散户一样被市场清退。然而天无绝人之路,由共青团市委牵线搭桥,她请本村60家农户为她做有偿担保,荆门市邮政储蓄银行因此授信给养殖场300万元,资金难题暂时得以缓解。

    劫后余生,成为行业优秀示范场

    到了2009年下半年,猪价开始一路上涨,吴渝婷存栏多时的仔猪终于卖出了高价,除了兑付60家担保农户的本息,养殖场还有了不少盈利。回想起当时持续两年多的低谷,吴渝婷仿佛劫后余生。

    乡村创业还要看“咱村里的年轻人”!

    春天的脚步来到2010年,此时的吴渝婷更开心了。低迷多时的猪价在2010年春节后又迎来上涨空间。凭借回笼的资金,她进一步扩建种猪场、用“公司+农户”的模式组织成立合作社,并指导村里的各家乡亲们逐渐适应标准化养殖的新要求。当年,吴渝婷的公司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 “标准化生猪示范场”,被湖北省委、省政府授予“回乡创业优秀企业”的称号。

    学不停步,向养羊业进军

    经历了猪周期波动带来的市场考验,吴渝婷清醒地意识到:养猪正逐渐进入微利时代,小规模散户未来将注定被市场淘汰清退,于是,她决定开发另一领域——向养羊业进军。

    乡村创业还要看“咱村里的年轻人”!

    2010年,吴渝婷从农业部争取到了“波尔山羊种羊场”的新项目投资,她将来自澳洲的波尔山羊与湖北当地的麻城黑羊配种,突出波尔山羊高大肉多、麻城黑羊发育快、产羔多的特点。随着肉羊养殖规模的扩大,饲料需求的增高,吴渝婷开始寻找一种经济实用的饲料。2012年,在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的帮助下,她争取到“鄂西多花木兰牧草种子繁育基地”项目,从2014年开始试种至今,吴渝婷的养殖场已经种植这种牧草近千亩。牧草的种植,既解决了养殖场的饲料来源,又带动了周边300多户农民共同致富。

    吴渝婷向记者介绍全价颗粒饲料的研发

    吴渝婷不只是单纯的投资养殖者,她还致力于更科学的创新养殖,她告诉记者,她的公司正在研究羊食全价颗粒料饲料。

    采访中,吴渝婷反复向记者提到:国家的“十三五”对于她的养殖企业,对于乡亲们的发家致富来说,都是极为关键的五年。唯有更多方面汲取经验、知识,默默耕耘,静待花开!

    乡村创业还要看“咱村里的年轻人”!

    今天我们青年致富带头人的分享是不是很给力呢?所谓“乡村代有才人出”,大家敬请期待我们的下期分享吧!


    图文来源:中国乡村之声《致富青年帮》(微信公众号:致富帮)

    记者:关键、张程 // 编辑:张灵(实习)

    责编:刘思思 // 监制:汪群均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